佛法界

百法明门论第一讲:洞悉佛教哲学的神秘面纱

A. I. 宗萨讲述

大乘百法明门论》大家都耳熟能详,但要真正弄懂、弄通、弄到位并不容易。

看清自己的心,就能真正认清自己吗?

其实这句话里有两个 "我","我 "认识 "自己",这是有问题的。

如何认识学习的内容,认识的过程、状态、结果,认识的结构性、系统性、完整性,都是意识一个人的内容。

A.2. 常见问题与原因

B I. 概述

究其原因,我们往往目光短浅,只看到眼前的事物,局部、片面、肤浅,看问题不全面、不系统。

目前我们的认知,所思所想,所思所想,往往自相矛盾,时间长了就会生病,得心脏病,焦虑,彷徨,烦躁,怀疑别人,猜忌别人,导致自己分崩离析,把握不住自己。

治病的良方就是学佛,单单学习意识,才能真正认识自己。

汝理认知意识就是告诉我们认识的方法,如何认识自己,认识自己的心法、过程、修炼体系。

B.2. 对外部环境缺乏认知

比喻一:一棵树,离得太近只能看到树干、树枝或树叶,看不出树的完整;离得太远又认不出是什么树。

比喻二:花、草、树统称为花、草、树,其实各有不同。比如,有的草吃了能治病,有的草吃了会中毒。

认识不清,就会产生各种矛盾。

理性地认识佛法就是要求真,通过认识自心更清楚地认识外部世界。

B.3. 关于心的模糊认识

比喻: 诵经,同一时间开始,不同时间结束,没有人思考问题。当问题出现时,我们不会想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,往往会相互指责,看待自己的过错。

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 "无意识 "造成的。无意识是由于缺乏计划,这表明我们是愚蠢的。

B.4. 问题的症结

我们无法系统、完整、清晰地感知事物,是因为我们没有发心;我们内心没有力量去缘起更多更广的境界,我们的力量不够。为什么力量不足呢?是因为内心的烦恼业障重,内心的心智不灵活,对外境的认识和抉择力不足。

A.3. 如理修行

B.1. 活在当下

什么是修养?学佛、修行,修心就是修正、修养我们的心,心的好坏反过来又会导致行为的好坏,因为心引导着身口意的产生。

正确明心:心的状态,尤其是当下心的状态。

辨明我们的心更多时候是过去状态的等流。

比喻:看到一个人,如果他过去对你不好,你会厌恶、排斥,但当下他可能是来帮助你的;如果他过去对你好,你会欢喜,但当下他也可能是来干扰你的。

错误的存在让我们无法认识到自己和对方的当下状态,而是用过去的心态去面对。

大师分析说,这都是错误的知识和错误的心态的表现,是一个很大的问题!正是这一点,导致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无所适从,判断有失偏颇。

如来藏认识到,佛教非常注重境界,即我们当下所面对的境界。

比喻:吃饭。昨天吃得再好也没用,今天还是会饿。

错误的当下 我们容易把客观的外在事物当作昨天、去年或过去的结论(来看待)。

B.2. 认识无常

学习觉悟、学习佛法,就是要培养如何认识自己的心,如何把握自己的思想。

当错乱的生死、生活、悲喜、事物发生变化时,我们就会忘记无常,认为事物就应该是这样的。比如,什么时候该去上课了,什么时候该吃饭了等等,心就是一种常执。

打个比方,如果一个教室里经常坐着 40 多人,有一天坐了七八十人,我们就会觉得人太多了;如果有一天只坐了 20 多人,我们就会觉得 "怎么这么少人呢?"

什么是恒常的执着?在内心深处有一个关于外在应该如何的概念、标准。

外在不会因为主观意识而改变!

承认无常的存在,就是承认一切因缘和合。无常就是承认事物相互依存的重要性。

能够认识到这一点,就是了不起的开悟。

智慧认识到,认识到万缘和合,就能知道什么因缘和合能导致什么果,反过来,通过导致什么果,就能知道什么因缘和合导致了什么果。

发大乘心,成佛道,行菩萨行,需要大愿力!

一群人要想有所成就,就必须认识到万缘和合,哪里不和合,就在哪里改正。

大师斥责说,不要认为只要自己做得好就可以了,别人做得不好也无所谓,甚至看笑话、庆幸不幸,这种心态是很有问题的!

B3. 理性地听闻佛法

听闻佛法,听闻法意,求法的动机非常重要。

心出了问题,无论听什么都会出问题,就是我们常说的 "器过",容器本身就有污垢。再比如,戴有色眼镜看问题。

要解决心的问题,让心真实、纯净,让心长久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行过程。

团队的禅定要通过普贤行愿品、同行、道场的加持来修正,如果没有外在的作用力来强迫和激励自己的心,是很难达到清净和hīmā的。相反,如果这种强大的外在无法改变,就说明我们的状态出了问题。

错误 1 妄想、执着和分别,喜欢某部经或某部论著,喜欢某位老师,喜欢某种表达方式,并习以为常。

错误 2 学习时间越长,听别人讲话的耐心就越少,学习佛经的耐心也就越少。

错误呈现 3 觉得自己有很多事情要讲给别人听,有很强的讲的欲望,这是烦恼的表现。

要理智地认识到,要讲法、听法,必须业力成熟。

把握学佛的喜悦和动力的连续性,是需要上师不断提醒的。

B.4. 不忘初心

反思我们为什么来到这里?是为了学佛,是为了积累资粮。那么,我们积累了寄托吗?我们积累了僧伽吗?

我们之所以没有积累寄托,不是因为这里没有寄托,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,因为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初心。

上师破斥,我们却没有意识到,反而认为自己学得比别人好,比别人多,做得比别人好,等等。这些都是我们思想上很大很大的问题!

B.5. 依相修行

理性认识修行分为无相修行(如禅宗)和有相修行。所谓 "知",就是了解和分析对象的境界和行为,使境界清晰明了,把握心的当下状态。

正确阐明心境:心灵的状态。用语言表达心境是一个概念。百法 "是对心境的分类、归纳、定义和界定。

只有清楚地了解这些状态,才能对症下药。

修炼的方法就是清楚地了解此时此刻的心境,掌握治疗的方法,并依靠内在的力量来改变它。内在的力量就是执行的力量。信、解、行、证,听经、读经都是 "解",行就是 "行"。

培养信仰

理解和行动的前提是 "信",信不等于怀疑。

打个比方,如果你不相信一个人,你就不会倾听他。

只有倾听,才能理解,只有理解,才能行动。

大师鼓励我们要对佛陀和菩萨有信心,对佛经和教义有信心,相信他能带领我们最终离苦得乐,脱离轮回,转凡成圣。

如果我们不相信,就无法理解和行动。

观察并思考,如果同修之间发生冲突,正确的话听不进去,因为我们对他人没有信心。

B.7. 体验意义

单单学习佛法和觉性,就要认清自心和他心,做到悟行相应。

要领悟 "愿解如来真实意 "的愿力,经、论、法师不是随便说说的,语言是次要的,能领悟其背后的用意非常重要。

比喻: 房间是由土、石、木和钢筋水泥构成的。建造房间是一种愿望,当我们用它来传授和修持佛法时,它就成了三宝道场,这与仅仅把材料堆成一堆是完全不同的。

同样,有了让大家聚在一起的愿望,有了法师开示的愿望,有了说法者开示的动机和发心,有了闻法者听法的动机和发心,这些都需要检验。

深入检验(我们讲法和闻法的动机和发心)是否有偏差和过失;我们是否有检验的能力,是否能检验,如果(检验中)出现问题,是否能调整,这些都需要实践,而不仅仅是理论。这就好比生病了,抓药、吃药,药必须吃下去才有用。

B.8. 善观因果

针对机缘之喻,我们或上山、或出家、或做义工,目的都是一样的,都是为了成佛,但因缘却各不相同。我们能观察到因果报应的现象和空性的本质吗?我们能把握千百万劫的因果吗?

如何认识业力与现象的差别?这取决于内心是否有力量。

认识到苦乐都是业力,苦乐是内心世界的状态,外物和人是现实的状态。

从外到内 如果不了解外在,又如何了解内在呢?通过外在的清晰来了解内在的状态。

认识苦与乐 苦,杂也;乐,净也。苦,世间法;乐,世间法。

生命的本质人类生命的本质、生活的本质是思想,只有转变了思想,才能转变生命的状态。

修养就是把握和修炼自己的思想,思想变了,人生也就变了。

心念、心性的生发,要有缘由,不是偶然的。比如,并不是想惭愧就会惭愧,想无愧就会无愧,如果认为自己有这样的心态,那只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心理。

B.9. 深入探讨

现状中的错误 我们经常会说一些与内心想要表达的意思不一样的话。

抓住关键的语言是次要的,关键的是心境;名字是次要的,关键的是内心的状态。

例如,当我们听到 "佛 "和 "菩萨 "这两个圣名时,我们的内心状态是什么?这才是关键。我们如何产生这种状态?通常,文化水平低的人和初学者会感觉到,但学习时间长的人感觉很弱,最后就完全感觉不到了。

认识到其中的原因,就意味着知识水平高、学习时间长的人偏爱与佛法内容不相符的理论、概念和语录。

A.4. 破除邪执

B. I. 唯我独尊

大师斥责佛法只能为自己所用。佛法都是一样的。

错误的思想是害怕分享心得,不让别人知道。

大师强调,一定是自受用才是佛法,佛法是群体的普及教育,大根基的人听了大彻大悟,小根基的人也听了受用,不可能只有你用,别人不用,这肯定是不对的!

B.2. 无知止观

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取决于智慧,取决于止观。听闻是善巧方便,都以止观为基础。

百法明门论第一讲:洞悉佛教哲学的神秘面纱

如理认观,是观心;止观,是止心。观是心的动相,止是心的静相,都是在说心的相。

当你把心提到外界去观照万物时,就有了散与静的区别。

调息之法易练,识心之法却很难,人的心念非常复杂繁多。

佛法要修炼,修炼成种子。只有通过每天的练习,才能领悟佛法。

B.3. 违反秩序

误区 我们常常认为学习一门学问,学习一经一论就好;我们常常认为深入一门学问与广学多闻是矛盾的。

少了不行,多了也不行,少了也不行,多了也不行。

佛陀为什么要讲那么多经,三藏十二部?为什么不像基督教只有一本《圣经》,也不像伊斯兰教只有一本《古兰经》?这肯定是有原因的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三藏十二部经都要学习。

广开法门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,就像八万四千条道路。

打个比方,北京城市有那么多楼、那么多路、那么多门,这些路通向哪里?门通向哪里?门,和路是一样的,但你不能这条路也走,那条路也走。比如你来龙泉寺,本来走这条路,中途又改走另一条路,路越走越多,越走越晚。事先要知道地图,知道路线,但去的时候一定要走到底,即开始要越学越多,后来要越学越深。

问题的症结在于,我们刚开始广泛学习,就乱了阵脚,乱七八糟,过了几年,就不感兴趣了,认为这部经我也读过,那部论我也读过,心中无欲。如果没有欲望,你就完了。很多人学不下去,就是因为没有次第。

比喻:看说明书似乎很容易,但如果让你自己动手做一台电脑,你肯定做不来。(理解: 佛经就像说明书,是诸佛菩萨在修行之后写成的。看似简单,但我们没有实践经验,光靠看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,必须按部就班地做,才能真正成功)。

B.4. 随心所欲

大师破除了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佛法,因为我们的喜好必须遵循我们的习气,而修行必须违背我们的习气,这样才能断除我们的执着。

百法明门论》的第一句话就是 "诸法无我",佛法的根本教义是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只有证悟了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才能证得涅槃。

B.5. 不善专心

我们在听经闻法时,并不是听法师在讲什么,这已经是第二层功夫了。我们要听的是法师是如何理解和讲述的,以及我们能否领会法师说法的含义。

如果我们在听法的时候不能善用我们的心,那么我们的行为就是没有正念的。相反,如果你能善用自己的心,并相应地说法和听法,那么你就会得到真正的接受。

标签:

上一篇:探索禅修奥秘:揭秘安那般那,解锁通往内心平静之路
  • 下一篇:清除心灵障碍:迈向更高层次的修行之路 返回列表
  • 最新文章

    热门文章